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多情不似传书鲤,满腹螺香一味憨全文

多情不似传书鲤,满腹螺香一味憨

明 · 李之世
莫是千年老白蟫,前身蠹却几琅函。
吐来赤水疑成字,纳尽玄霜岂为贪。
尚想片云浮玉沼,也随圆魄下金潭。
多情不似传书鲤,满腹螺香一味憨

鉴赏

这首诗以乌鲗(鲫)鱼为题,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乌鲗鱼的形象与特性,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莫是千年老白蟫,前身蠹却几琅函”以千年白蟫(蟫虫)与琅函(古代藏书的箱柜)为喻,暗示乌鲗鱼可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或许曾是藏书的守护者,饱读诗书,因此其体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智慧。

颔联“吐来赤水疑成字,纳尽玄霜岂为贪”则进一步描绘乌鲗鱼的神奇能力。它能将赤水(红色的水流,象征着知识的源泉)吐出,仿佛化作文字,展现出其对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同时,它吞食玄霜(黑色的霜雪,象征着深邃的智慧),并非为了贪婪,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智慧与内涵。

颈联“尚想片云浮玉沼,也随圆魄下金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乌鲗鱼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它如同一片轻盈的云朵,在清澈的玉沼中自由漂浮,又仿佛随着月亮的圆缺,在金色的潭水中留下足迹,形象地表现了乌鲗鱼的灵动与适应性。

尾联“多情不似传书鲤,满腹螺香一味憨”以传书鲤(传说中能传递书信的鲤鱼)为对比,强调乌鲗鱼的独特之处。传书鲤虽多情,但其智慧与内涵却不及乌鲗鱼丰富。乌鲗鱼不仅满腹螺香(螺贝的香气,象征着智慧的结晶),而且其憨厚的性格,更显其内在的真挚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鲗鱼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生物特性,还蕴含了对智慧、知识传承以及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