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良知在心谁可诬,皇天知臣臣不孤全文

良知在心谁可诬,皇天知臣臣不孤

明 · 欧大任
吴楚妖祲见封狐,铸山煮海繁有徒。
豫章城上夜吹箛,直趋皖下窥以觎。
公时在赣不待餔,挺身易服乘渔䒀。
勤王万里方号呼,吉州集众亲鼓桴。
速据巢穴收洪都,遂擒逆贼清江湖。
绥厥士女将献俘,皇师奋遏仍天诛。
逡巡居东逊硕肤,力辞封赏赋遂初。
西粤不靖两江洿,蒲轮起公镇苍梧。
总制专征授赤鈇,穷兵治叛民何辜。
保障边境安獠奴,疏复岑氏存卢苏。
开边安南岂庙谟,宁忤宰相触噫乌。
实轸岭外困且痡,膏泽潜润民始苏。
不然畲山昔尽锄,况帝已赐金仆姑。
良知在心谁可诬,皇天知臣臣不孤
居夷浮海平生途,毁功绌爵何有乎。
忆公曾上珠江舻,我骑竹马观雕弧。
南康蔡生貌此图,三纪犹识面与颅。
墓上宿草计已芜,畏垒尸祝何处无。
即今南北缨曼胡,空想我公真丈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题大司马王公伯安画像》,通过描绘王伯安公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诗中首先描述了王伯安公在吴楚之地面对妖氛,铸山煮海,聚集众多部属的情景。接着,诗人赞扬了他在豫章城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在吉州集结众人,亲自击鼓指挥,迅速夺取巢穴,擒获逆贼,清平江湖的壮举。王伯安公不仅成功地保卫了国家,还安抚了百姓,将俘虏献给朝廷,并拒绝了封赏,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

随后,诗中提到王伯安公被派遣到西粤稳定局势,镇守苍梧,总制专征,面对叛乱,他坚决使用武力,但同时也关注边境安全,保护了少数民族。诗中还提到了王伯安公对开边安南的争议态度,以及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违背宰相的意愿,展现出其坚定的立场和正直的品质。

最后,诗人感慨王伯安公的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但皇天知道他的忠诚和付出。尽管经历了流放、贬谪,但王伯安公的名声和功绩仍然被人铭记。诗中还提到了诗人与王伯安公的旧日交情,以及对王伯安公去世后墓地荒芜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王伯安公一生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正直和国家利益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