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闾有伴餐瑶草,玉几金床春色晓
出处:《岱西山人歌寿何吏部敬庵》
明 · 于慎行
君不见岱宗之山海上起,云霞沃宕三千里。
七十二峰峰插天,西支半落清河水。
山川回合势连绵,灵气应钟不世贤。
大名谁者齐北斗,岱西山人行地仙。
山人旧隐双龙阙,左省含香陪上列。
共道诗名水部传,更闻启事山公绝。
一时流品入陶甄,简要清通世所珍。
三十朱轮行宝陌,衣香风动洛阳尘。
素心忽忆栖岩谷,解组归来双鬓绿。
玉树多从院宇生,兰房近傍烟云筑。
山人修翛六十馀,赪颜绰约玉不如。
载酒时游广里月,垂竿閒钓锦川鱼。
石闾有伴餐瑶草,玉几金床春色晓。
人问已自有蓬瀛,何人更说蓬瀛好。
为翁亢节歌欲长,琼卮起寿春茫茫。
泰山若砺海水竭,大年不凋齐日月。
七十二峰峰插天,西支半落清河水。
山川回合势连绵,灵气应钟不世贤。
大名谁者齐北斗,岱西山人行地仙。
山人旧隐双龙阙,左省含香陪上列。
共道诗名水部传,更闻启事山公绝。
一时流品入陶甄,简要清通世所珍。
三十朱轮行宝陌,衣香风动洛阳尘。
素心忽忆栖岩谷,解组归来双鬓绿。
玉树多从院宇生,兰房近傍烟云筑。
山人修翛六十馀,赪颜绰约玉不如。
载酒时游广里月,垂竿閒钓锦川鱼。
石闾有伴餐瑶草,玉几金床春色晓。
人问已自有蓬瀛,何人更说蓬瀛好。
为翁亢节歌欲长,琼卮起寿春茫茫。
泰山若砺海水竭,大年不凋齐日月。
鉴赏
这首《岱西山人歌寿何吏部敬庵》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对岱西山人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何吏部敬庵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开篇以“君不见”引出对岱宗之山的描写,山势雄伟,云霞缭绕,气势磅礴。接着点出山中有七十二峰,直插云霄,西边山脉与清河水相接,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连绵不绝。随后,诗人赞美山中灵气汇聚,孕育了不世之贤,大名赫赫,犹如北斗之星,令人仰望。
进一步描述山人隐居的生活,他曾经隐匿在双龙阙下,位列左省,享有高官厚禄,但内心却向往自然,最终解组归隐,与自然融为一体。山人生活简朴而高雅,以诗名传世,与文坛领袖并肩,其品德与才华受到世人推崇。他虽已年过花甲,但仍保持红润的面色,精神矍铄,与玉相比毫不逊色。
山人常携酒游历山水,垂竿钓鱼,与自然和谐共处。他居住在幽静的院宇中,周围环绕着翠竹和兰花,仿佛置身仙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山人修身养性,与天地同呼吸,与自然共生长。人们称赞他的生活如同蓬瀛仙境,无人能及。
最后,诗人以高昂的歌声表达对山人的敬仰之情,祝愿他长寿安康,如同泰山屹立不倒,海水永不干涸,与日月同辉。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岱西山人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也寄托了对何吏部敬庵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