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胡床自明月,几行官柳又西风
出处:《用同官南楼韵尾联以慰李倅子发》
宋末元初 · 陈杰
年时歌管萦云处,閒倚栏干水拍空。
万古胡床自明月,几行官柳又西风。
鬅鬙那复梳千下,磊磈聊须酒一中。
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
万古胡床自明月,几行官柳又西风。
鬅鬙那复梳千下,磊磈聊须酒一中。
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年时:过去的时代。歌管:音乐和歌唱。
萦云处:云雾缭绕的地方。
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明月:明亮的月亮。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鬅鬙:形容头发蓬乱。
梳千下:梳理多次。
磊磈:比喻心中的不平或困扰。
聊须:姑且,暂且。
翘材:优秀的人才。
夜灯:夜晚的灯火。
寒雁:寒冷季节的雁。
耳偏聪:耳朵特别灵敏。
翻译
当年歌舞升平的地方,我悠闲地倚着栏杆,水面空旷仿佛与天相接。历经万世的胡床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路边的官柳在秋风中摇曳。
纷乱的头发不再梳理千回,只能借酒消愁排解心中块垒。
更加怀念那些杰出的人才,他们在寂静的夜晚,独对孤灯,唯有寒雁的鸣叫格外清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登楼远眺的画面,充满了怀旧与感慨之情。首句“年时歌管萦云处”回忆往昔繁华热闹的时光,音乐悠扬,如云般缭绕。诗人倚着栏杆,眼前是水面空阔,波涛拍打着岸边,显得孤独而深远。
接下来,“万古胡床自明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胡床在月光下静默无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诗人感叹“几行官柳又西风”,官柳随风摇曳,象征着人事更迭,西风又带来了秋天的凉意。
“鬅鬙那复梳千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形容头发蓬乱,无法梳理,暗含了内心的纷扰和疲惫。然而,“磊磈聊须酒一中”则借酒浇愁,试图排解心中的块垒,显示出诗人的豪放与洒脱。
最后两句“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诗人怀念起那些杰出的人才,他们在夜晚独坐,唯有孤灯相伴,耳朵却格外敏锐,似乎能听见远方的呼唤或内心的低语。这既是对友人的慰藉,也是对自己境遇的共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人才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