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
出处:《岁日送王十三判官之松州幕》
唐 · 殷济
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
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
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
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
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
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注释
异方:异国他乡。新岁:新年。
自然:自然而然地。
悲:悲伤。
三友:亲密的朋友。
那堪:怎能忍受。
别离:分别。
虏酒:敌人的酒。
倾:喝完。
心已醉:心中充满愁绪。
题诗:写诗。
三边:指边疆地区。
罢战:战争结束。
长策:长远策略。
通和:和平往来。
藉:依靠。
六奇:指六种奇特或巧妙的方法。
莺迁:喜鹊的鸣叫,象征吉祥。
归鸿:归雁。
尺书:书信。
迟:延误。
翻译
在异国他乡迎接新年难免感到悲伤,亲密的朋友又要面临分别实在难以承受。敌人的酒还没喝完,心中已满是愁绪,面对彼此的愁容,连写诗的兴致都失去了。
虽然战争已经平息,但长久的策略仍需执行,两国间的和平也需要巧妙的手段来维持。
期待着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听到喜鹊的鸣叫,归雁啊,不要让我的书信延误你的行程。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别离的不舍和对友情深厚的怀念。开头两句“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直接抒发了诗人面临新年到来而旧友远去的哀伤之情。这里的“三友”可能是指特定的三个亲密朋友,而“更别离”则强调了分别的难以承受。
第三句“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通过对比手中的酒未饮而心中早已沉醉,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诗人面带忧愁,与友人们相视无言,即使是写诗也感到一种懒惰,这些都是因为即将分别所致。
接下来的“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则是在提到国家大事。尽管边疆的战争已经结束,但仍需长时间的筹划和谋略。而“二国通和”说明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对话,而“藉六奇”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情形或策略。
最后,“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则是在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诗人正在倾听着燕子的叫声,这是春天即将到来的预兆。同时,他也在提醒远方的朋友,不要让信件延误,因为那是联系彼此情感的唯一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新年到来、旧友别离和国家大事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深沉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