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
出处:《送谢著作归陈州》
宋 · 梅尧臣
骐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
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
今归雨濛濛,嘶鸣欲何止。
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
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
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
今归雨濛濛,嘶鸣欲何止。
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
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骐骥:骏马。泥中:陷入泥泞。
蹶:颠簸。
千里:远方。
高衢:大道。
苦:感到。
泥行耻:困于泥地的羞耻。
归:归来。
雨濛濛:雨纷纷。
嘶鸣:马的嘶叫。
彼:那。
名驹:名贵的马驹。
清川涘:清澈溪边。
腾骧:飞跃腾跃。
驽枥:劣马的马厩。
垂耳:低垂耳朵。
翻译
骏马陷于泥泞,偶尔颠簸并未走远。终究会到达大道,但仍为困于泥地而感到羞耻。
如今归来时雨纷纷,它的嘶鸣似乎没有尽头。
忽然想起那名贵的马驹,就在清澈溪边。
期待将来能见到它飞跃腾跃,即使是劣马,此刻也低垂着耳朵倾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谢著作归陈州》,以送别友人谢著作回陈州为背景,通过描绘骏马在泥泞中行走的情景,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挚关怀和期待。"骐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形象地写出友人在困境中的艰难,暗示其才华如同良驹,虽暂时遭遇挫折,但终有出人头地之时。"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信心,鼓励他坚持下去,不以当前的困境为耻。
"今归雨濛濛,嘶鸣欲何止"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雨中归途,马儿的嘶鸣似乎在诉说不舍之情。"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诗人转而回忆起友人如名驹般的才华,想象他在清流之畔定能展现出真正的风采。最后两句"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预祝友人未来能一展宏图,即使现在身处平凡之地,也能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