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
出处:《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其二》
宋 · 文同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注释
因循:沿袭旧习,不求改变。失计:失去计划或策略。
黄卷:泛指古籍,这里指圣贤书籍。
青云岐路:比喻仕途的选择,歧路指多种可能的道路。
月墙:月光照亮的墙壁。
心清不累:心境清澈,没有世俗的困扰。
翻译
因为遵循旧习失去了计划,离开青山却遗憾溪边云彩独占了悠闲。面对黄卷中的圣贤话语,我欣然交谈,但在仕途抉择上只能低头。
月光下的槐树影子悄悄爬过台阶,秋雨打湿栏杆,满眼都是凋零的花朵。
我深爱这清冷孤寂的生活,作为真正的隐士,心灵清澈,不受物质得失所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诗人文同的作品,名为《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融合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景交融、意境营造的特点。
“因循失计下青山,卻恨溪云占断闲。”开篇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悔恨的情绪,因循守旧导致错失良机,而那清幽的青山与流动的溪水,仿佛成了自然界中阻挠了人类活动的障碍。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古代圣贤交流的情境。黄卷书籍象征着智慧和知识,而青云则是高洁的隐喻,表达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在这里,诗人用月光下的槐树影子和秋天的细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哀愁的画面。这种景象通常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空寂”、“淡泊明志”等意境相呼应。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喜悦,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自由。这里,“萧条”指的是幽静的林中小道,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真吏”则是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诗人对于自我修养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