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
出处:《代书寄陈章屯田》
宋 · 邵雍
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勤。
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
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
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
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
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执别:长久分离。忽:忽然。
书意:书信中的心意。
四方:天下各地。
贤士:有才能的人。
千里:遥远的距离。
故人:老朋友。
世态:世间情势。
物情:人情世故。
谙久:熟知已久。
衰朽:衰老无力。
无补:无法有所作为。
明时:清明的时代。
洛滨:洛阳的水边。
翻译
二十年来执着分别,忽然收到你的信件多么频繁。天下难道缺少贤能之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思念旧友。
经历世事多就能分辨是非,对人情世故熟悉后懂得亲疏之分。
如今我已年迈,甘愿衰老,无法为盛世再做贡献,只能在洛阳滨边静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代书寄陈章屯田》。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陈章分别多年后,收到书信时的惊喜和感慨。首句"执别而来二十春",描绘了两人分离的时间之长,二十年的光阴流转。次句"忽飞书意一何勤",则突显了友人书信传递的急切和深厚情谊。
诗人感慨"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认为世间并不乏才德之士,但千里之外还能思念旧友,体现了友情的珍贵。接下来的"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通过观察世事变迁,诗人明白人心的冷暖,懂得了分辨亲疏。
最后,诗人以"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作结,表达了自己年华已逝,虽有心力却无力报效国家,只能在洛水之滨安度余生的无奈和淡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