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心事无人识,分付黄花满地秋
出处:《挽宁谷居士何公三首 其三》
宋 · 何梦桂
鼠绕枯藤啮未休,得如此老死何求。
翁踰八十媪黄发,孙见曾玄儿白头。
身世幅巾归茧室,岁时盂饭洒狐丘。
百年心事无人识,分付黄花满地秋。
翁踰八十媪黄发,孙见曾玄儿白头。
身世幅巾归茧室,岁时盂饭洒狐丘。
百年心事无人识,分付黄花满地秋。
注释
鼠:老鼠。枯藤:枯萎的藤蔓。
啮:啃食。
何求:有什么所求。
翁:老翁。
媪:老妇人。
黄发:斑白的头发。
曾玄儿:曾祖父和玄孙。
幅巾:简朴的头巾。
茧室:简陋的小屋。
岁时:每年的时节。
狐丘:祭祀祖先的地方。
百年心事:一生的心事。
无人识:无人理解。
黄花:菊花。
满地秋:秋天满地。
翻译
老鼠围绕着枯萎的藤蔓不停啃食,这样的老去又有什么所求呢。老翁已过八十,老妇人头发斑白,孙子看到的是曾祖父和玄孙,大家皆已白头。
老人一身简朴,回到自己的小屋,每年的时节都在祭祀祖先的狐丘。
一生的心事无人理解,只能交付给秋天满地的菊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鼠绕枯藤啮未休,得如此老死何求。"一句表明诗人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即使是小动物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吃的东西,而人类到了这个年龄,也许只剩下等待死亡,但又有什么更多的追求呢?
接下来的两句"翁踰八十媪黄发,孙见曾玄儿白头。"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自己已经老到了八十岁,头发变白,而自己的孙子也已经是白发苍苍,这种代际变化让人感慨。
"身世幅巾归茧室,岁时盂饭洒狐丘。"则描写了诗人晚年隐居的生活,可能是在山中的一间简陋的小屋里,每逢佳节,只能用简单的食物祭祀祖先。
最后两句"百年心事无人识,分付黄花满地秋。"表达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无论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对自然的感悟,都难以被他人所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寄托于自然之中,尤其是在秋天,那漫天的黄花似乎成为了他情感的载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以及个人经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