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苍生待君起,须知白发见亲难
出处:《送常德翁知县》
宋 · 冯时行
山多豺虎水蛟鼋,万里归来只旧官。
莫问苍生待君起,须知白发见亲难。
高踪已逐飞鸿去,凡眼休将退鹢看。
得句惊人须寄我,时时要看老波澜。
莫问苍生待君起,须知白发见亲难。
高踪已逐飞鸿去,凡眼休将退鹢看。
得句惊人须寄我,时时要看老波澜。
注释
豺虎:比喻凶猛的野兽,这里形容地方恶势力。蛟鼋: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和鳖,象征水中凶险。
苍生:泛指百姓,常用于表达对民众的关心。
亲难:指与亲人团聚的困难。
飞鸿: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高洁的品格。
退鹢:鹢,古代一种水鸟,这里比喻官员的退隐。
老波澜: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也指文学作品的波折和深度。
翻译
山中猛兽如豺虎,江里巨蛇称蛟鼋,远行万里归来时,仍是原来的官员。别问百姓期待你振作,要知道白发人重逢亲人不易。
你的高尚品行已随飞雁远去,别让凡夫俗子的眼光看待你的退隐。
写出惊人的诗句一定要寄给我,我时刻期待你的新作,就像欣赏江面的波涛起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沧桑的感慨。开篇“山多豺虎水蛟鼋”,设定了一种险峻而又野性十足的环境,也反映出旅途的艰辛和危险。紧接着“万里归来只旧官”,表达了诗人对归来的官员表示同情,虽然历经千难万阻,但最终回到故土,却依然是那个熟悉的角色,没有太大的变化。
“莫问苍生待君起”,这里的“苍生”指的是长者或老人,诗人劝告人们不要问及他们何时能够站起来,也就是说,不必过分关心年迈之人的身体状况。接下来的“须知白发见亲难”,则是表达了岁月匆匆,人生易逝的感慨,白发逐渐增多,而与亲人相聚的时光却越来越难得。
“高踪已逐飞鸿去”,这里的“高踪”指的是往日英勇的事迹,“飞鸿”则是比喻远行的人或事物,诗人感叹曾经的壮举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紧接着的“凡眼休将退鹢看”,则是在劝告世人不要用平常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即将隐退的人或事物,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两句“得句惊人须寄我,时时要看老波澜”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即希望能够写出令人震惊的好句子,并且在生活中要经常关注那些如老波澜一般有深意和韵味的人物或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来的官员的同情,以及对生命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