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全文

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

出处:《暴虎歌
明 · 苏仲
毋暴虎,毋暴虎,虎亦天生不可侮。
依山负隅作咆哮,一怒风生鸣雷鼓。
有牙类戟爪如钩,无翼能骧亦能舞。
山灵石怪助凶威,妖狐弱狼为奴虏。
汝能有力如孟贲,汝虽有足如夸父。
引手莫能扼其吭,张拳莫能脱其距。
齐人之众不敢撄,攘臂下车笑冯妇。
曾闻千兵与万弩,反成嚇倒卧泥土。
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
毋自苦,毋自苦,汝有妻孥与父母。
饥餐渴饮足聊生,竟自投生亦何补。
我知天道久应还,此物终须雷一斧。

鉴赏

这首《暴虎歌》是明代诗人苏仲的作品,通过描绘老虎的威猛形象和人类对其的恐惧,隐喻了对强权的畏惧以及对勇敢挑战者的赞美。诗中以“毋暴虎”开篇,警示人们不要轻举妄动去挑衅强大的力量,接着描述老虎在山林中的咆哮,展现出其不可侵犯的气势。老虎的形象被赋予了“有牙类戟爪如钩,无翼能骧亦能舞”的特点,生动地刻画出其凶猛与灵活。

随后,诗人通过“山灵石怪助凶威,妖狐弱狼为奴虏”来强调老虎作为森林之王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强者对弱者的支配关系。紧接着,诗人以“汝能有力如孟贲,汝虽有足如夸父”为转折,将视角转向人类,表达了对勇敢者的颂扬,即即使人类拥有强大的力量或速度,面对老虎这样的猛兽也难以轻易取胜。

诗中运用了“引手莫能扼其吭,张拳莫能脱其距”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类试图对抗老虎时的无力感。进一步通过“齐人之众不敢撄,攘臂下车笑冯妇”这一场景,展现了人类面对强大对手时的无奈与嘲笑,讽刺了那些盲目自信者。

最后,“曾闻千兵与万弩,反成嚇倒卧泥土。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这一段,通过历史典故和假设情景,强调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时的脆弱性,以及盲目挑战可能带来的后果。诗人以“毋自苦,毋自苦,汝有妻孥与父母。饥餐渴饮足聊生,竟自投生亦何补”告诫人们珍惜生命,避免不必要的冒险。

“我知天道久应还,此物终须雷一斧”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秩序的尊重,以及对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反思,暗示了最终可能需要自然法则或神力来平衡这种力量的冲突。

整体而言,《暴虎歌》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作,也是对人类勇气与智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