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出处:《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
唐 · 房融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注释
零落:凋零,破碎。嗟:叹息。
残命:残破的生命。
萧条:荒凉,冷清。
胜因:吉祥的原因,善缘。
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个层次。
火:比喻烦恼或业火。
遽:突然。
六情:指喜、怒、哀、惧、爱、恶六种基本情绪。
尘:世俗的烦恼。
天花:佛教中象征佛法的美丽景象。
发:开放,显现。
月殿:月宫,常用来象征清净之地。
谁令:何人使。
乡国:故乡。
学分身:学习化身,佛教中修行的一种境界,表示能化为多种形态。
翻译
感叹命运多舛,寄希望于美好的缘由。正焚烧着三界的烦恼之火,突然洗净了六种情感的尘埃。
隔着山岭,天上的花朵盛开,空中月宫焕然一新。
是谁让家乡的梦境如此,让我在此学习化身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房融的作品,名为《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诗中充满了佛教色彩和深刻的禅理思考。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精神寄托和追求胜义的渴望。"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则描绘了佛教中的修行之苦,通过烈火般的精神磨练来清除心灵深处的尘埃。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 画面感极强,诗人似乎在描写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那里的花开得如同天上之物,而月宫则是清净无染的象征。
最后两句 "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尘世的放下,以及通过修行来达到灵魂解脱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佛法上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精神自由和超越肉身束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出一种从世俗到超验,从沉沦到觉醒的内在旅程。房融以其深厚的佛学素养,将禅理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既有深意又富丽堂皇的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