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露下蝉不鸣,怆然觉秋暮全文

露下蝉不鸣,怆然觉秋暮

出处:《思远辞
宋 · 张方平
露下蝉不鸣,怆然觉秋暮
独立夕阳楼,遥见南征路。
动乖心所期,事与年同去。
弹铗歌归来,愁思发宵寤。
高吟惠连诗,重忆安仁赋。
佳人何当还,荆阳叹流寓。

鉴赏

这首诗《思远辞》由宋代诗人张方平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句“露下蝉不鸣,怆然觉秋暮”,以露水降落、蝉声不再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孤独感。接着,“独立夕阳楼,遥见南征路”两句,诗人独自站在夕阳下的楼台上,眺望远方,那条南行的道路,象征着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这种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绪,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动乖心所期,事与年同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无论内心期望如何,现实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深刻领悟。

“弹铗歌归来,愁思发宵寤”中,“弹铗”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借指诗人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愁绪。夜晚的愁思难以入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与不安。

最后,“高吟惠连诗,重忆安仁赋”两句,诗人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同时,这也是一种自我慰藉的方式,试图在文学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佳人何当还,荆阳叹流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相聚的渴望。在“荆阳”这一地名的暗示下,诗人或许是在表达对某个特定地方或人物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动人。

综上所述,《思远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时间流逝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深刻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具有普遍的共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