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阖闾勾践空城邑,男儿功名几时立全文

阖闾勾践空城邑,男儿功名几时立

出处:《江南春二首
明 · 李流芳
天平山头石如笋,松阴落日游人静。
射渎千帆曳练光,胥山万水留寒影。
响屧廊空履痕冷,馆娃旧事沉宫井。
鸱夷归来裹角巾,吴台越榭皆烟尘。
春水生,春潮急,西泠渡头莎岸湿。
我欲渡江潮已及,对岸千峰万峰碧。
阖闾勾践空城邑,男儿功名几时立
眼看身世如漂萍,驱车策马将何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沧桑感。开篇以“天平山头石如笋,松阴落日游人静”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景图,山石如笋般挺拔,松树在夕阳下投下阴影,游人稀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着,“射渎千帆曳练光,胥山万水留寒影”,诗人通过船只在水面划过,留下光亮的轨迹,以及远处山峦在水中倒映的寒影,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灵动与深邃。

“响屧廊空履痕冷,馆娃旧事沉宫井”,转而描述了古代遗迹的荒凉与历史的变迁。响屧廊中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足迹,馆娃宫的往事已沉入深深的井底,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对比。

“鸱夷归来裹角巾,吴台越榭皆烟尘”,诗人借历史人物鸱夷子皮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吴台和越榭如今都已化为烟尘,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更迭。

最后,“春水生,春潮急,西泠渡头莎岸湿”,描绘了春天水涨潮急的景象,西泠渡口的莎草岸边因湿润而显得生机勃勃,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我欲渡江潮已及,对岸千峰万峰碧”,诗人欲渡江而潮水已至,对岸群峰碧绿,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阖闾勾践空城邑,男儿功名几时立”,引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功名利禄的虚幻。

“眼看身世如漂萍,驱车策马将何营”,诗人以漂浮的萍草自比,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又以驾车策马的形象,暗示了对行动与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江南春色的美丽与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命运、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