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馀年倦江浙,二千里外择溪山
出处:《送孙生季蕃归浙水》
宋 · 陈宓
平生行止都无著,恰似孤云自在闲。
四十馀年倦江浙,二千里外择溪山。
穷愁元不上双鬓,秀句仅能窥一班。
与子暂分非久别,西风时节赋刀镮。
四十馀年倦江浙,二千里外择溪山。
穷愁元不上双鬓,秀句仅能窥一班。
与子暂分非久别,西风时节赋刀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平生:一生。行止:行为举止。
著:固定。
孤云:孤独的云。
闲:自由自在。
四十馀年:四十多年。
倦:厌倦。
江浙:江浙地区。
溪山:山水之地。
穷愁:贫困和忧虑。
双鬓:双鬓。
秀句:才华出众的诗句。
窥一班:偶尔被人欣赏。
暂分:暂时分离。
非久别:并非永别。
西风:秋风。
刀镮:赋诗言欢。
翻译
一生的行为举止都没有固定,就像孤独的云自由自在。在江浙地区漂泊了四十多年,现在我选择在两千里的远方寻找山水之地。
贫困和忧虑从未染白我的双鬓,只有才华出众的诗句偶尔被人欣赏。
与你暂时分离并非永别,等到秋风吹起的时候,我们还会相聚赋诗言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赠送给友人孙生季蕃的送别之作。首句“平生行止都无著”表达了孙生一生行事洒脱,不拘一格的形象,如同孤云般自由自在。次句“恰似孤云自在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四十馀年倦江浙”描述了孙生在江浙地区度过多年后,感到厌倦,渴望寻求新的生活空间。“二千里外择溪山”描绘了他选择远离尘嚣,去往远方的山水之间寻找新的归宿。诗人通过“穷愁元不上双鬓”一句,赞赏孙生虽然身处困境,但愁苦并未在他头上增添白发,显示出他的坚韧和乐观。
“秀句仅能窥一斑”则是对孙生才华的赞美,暗示他的诗歌虽未广为人知,但已足以展现其出众的文学造诣。最后,诗人以“与子暂分非久别,西风时节赋刀镮”作结,表达对友人的宽慰,虽然此次分别只是暂时,期待在秋风起时,他们能再次相聚,共享诗酒之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孙生的人生态度和才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