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谩说林泉寄一枝,无心犹恐懒成痴全文

谩说林泉寄一枝,无心犹恐懒成痴

出处:《退院诗十四首
明 · 释函是
谩说林泉寄一枝,无心犹恐懒成痴
初终后夜绕栏处,春夏秋山坐石时。
溪鹤伺鱼人不觉,山云到树鸟先知。
记得往年争洞济,涅槃城里竖旌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超脱。首句“谩说林泉寄一枝”,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并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着,“无心犹恐懒成痴”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可能陷入慵懒状态的警惕。

“初终后夜绕栏处,春夏秋山坐石时。”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和四季的更迭,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强调了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宁静。特别是“后夜”与“春夏秋山”的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四季变化的敏感与欣赏。

“溪鹤伺鱼人不觉,山云到树鸟先知。”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生物赋予了智慧与情感,溪边的鹤在等待鱼儿游过而不为人察觉,山间的云朵接近树木时,鸟儿便能感知。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命之间微妙联系的感悟。

最后,“记得往年争洞济,涅槃城里竖旌旗。”这两句则以历史与宗教的视角,回顾了过去的努力与奋斗,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其中,“争洞济”可能暗指寻求解脱或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涅槃城里竖旌旗”则象征着最终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如同佛教中涅槃的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