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朝困炎威,一雨转愁意
出处:《群牧司雨中池上作》
宋 · 强至
累朝困炎威,一雨转愁意。
偶看碧芦丛,宛在沧洲地。
岸草闲自滋,庭叶纷以坠。
移床就幽窗,檐溜聒清睡。
偶看碧芦丛,宛在沧洲地。
岸草闲自滋,庭叶纷以坠。
移床就幽窗,檐溜聒清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累朝:历代朝廷。炎威:炎热的威力。
一雨:一场雨。
转愁意:转变了忧愁的情绪。
碧芦丛:翠绿的芦苇丛。
宛在:仿佛。
沧洲地:水边之地,古代常用来指隐居之处。
岸草:岸边的草。
闲自滋:悠闲地生长。
庭叶:庭院里的树叶。
移床:移动床榻。
幽窗:幽静的窗户。
檐溜:屋檐滴水。
聒清睡:吵醒清静的睡眠。
翻译
历代朝廷深受炎热困扰,一场雨却带来了更多的忧愁。偶然间瞥见一片翠绿的芦苇丛,仿佛就在那遥远的水边之地。
岸边的草悠闲地生长,庭院里的树叶纷纷落下。
我移动床榻靠近幽静的窗户,屋檐滴水声吵醒了清静的睡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连日酷暑后,一场雨带来的转变。"累朝困炎威"表达了对先前炎热气候的疲惫和困扰,而"一雨转愁意"则暗示雨带来了诗人内心的些许宽慰。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窗外,"碧芦丛"与"沧洲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仿佛置身于水边的隐逸之地。
"岸草闲自滋,庭叶纷以坠"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岸边的草木在雨露滋润下生长繁茂,庭院中的落叶随风飘落,显得宁静而富有诗意。最后,诗人选择移床至幽静的窗户边,享受檐头滴水带来的清凉,"檐溜聒清睡"则写出雨声如乐,伴他安然入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景色的宜人以及诗人由此产生的内心变化,透露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