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
出处:《折股后呈诸友人》
元末明初 · 王翰
忧患因身苦不知,折来未是学良医。
垂堂自忽千金戒,大厦元非一木支。
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
访君莫怪来常晚,遐轨从今不可追。
垂堂自忽千金戒,大厦元非一木支。
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
访君莫怪来常晚,遐轨从今不可追。
鉴赏
这首诗《折股后呈诸友人》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对人生困境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联“忧患因身苦不知,折来未是学良医”,诗人以自身经历为引子,指出人们往往在亲身经历痛苦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并非一开始就懂得如何应对或预防。这里暗含了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即在遭遇困难时,人们往往难以预见到其深远影响,更难主动学习如何避免或解决类似问题。
颔联“垂堂自忽千金戒,大厦元非一木支”,进一步阐述了个人行为与整体稳定之间的关系。诗人以“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为例,警示人们即使知道可能存在的危险(如“千金戒”),也可能因为忽视而酿成大祸。同时,以“大厦”比喻社会或集体的稳定性,强调了个体行动对于整体安全的重要性,指出大厦的稳固并非依赖于单一构件,而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撑与合作。
颈联“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自我能力与完美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凿齿(古代传说中的兽名,象征智慧与力量)虽自甘满足于自己的能力,但曾参(孔子弟子)却因未能达到完美而深感悲哀。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就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双重追求,以及对完美状态的向往与自我批评。
尾联“访君莫怪来常晚,遐轨从今不可追”则表达了对友情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邀请朋友来访,即便来得较晚也不必见怪,因为过去的时光已无法挽回。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时间宝贵性的提醒,暗示了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折股后呈诸友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还蕴含了对社会、道德和个人成长的深刻见解,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