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出处:《秋林书屋为沈武功作》
明 · 徐庸
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
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
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
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
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
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
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
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
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林中的书屋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枫叶霜前丹,桂叶霜后青”以枫叶与桂叶的色彩变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接着“西风扫残暑,金粟浮香馨”则通过西风驱散暑气,金粟飘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嗟哉隐侯孙,茅茨搆林坰”两句,诗人以隐侯孙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却心怀远大的志向,不为外物所动。接下来“身踰始仕年,有志穷遗经”表明他虽然已过初入仕途的年龄,但仍然坚持研读古代经典,追求学问的精深。
“日夕诵读间,吾伊声可听”描绘了诗人每日沉浸在书海中的场景,即使是在夜晚,也能听到他诵读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
“自言吾何人,而敢求安宁”一句,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过是普通人,却敢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自我认知的坦诚,让人感受到其人格的高尚与纯粹。
“古贤虽在贫,映雪仍囊萤”引用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即使身处贫困,也依然坚持学习的决心。最后,“方今圣明时,夔龙登大廷。长策拟陈献,高步凌苍冥”表达了诗人身处盛世,希望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抱负。
“愿为卿相月,勿作处士星”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隐士,默默无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学问的热爱,也有对社会贡献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