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乘六牙香象,雨后峨嵋扫空
出处:《梦石真赞》
宋 · 释慧空
王母梦中,石佛象骨。
峰前鳖鼻,僧蓝棋布。
闽山神秀,尽钟于是。
提石蛇,与夺出其掌握。
居德云,大千乃其游戏。
使著书辅教,则联珠贯璧,不作道原作伫灵。
使俨临万众,则雷轰电激,不为德山为临济。
天其有意于斯文,则无使袖手云山,友麋鹿而混吾曹于此世。
同时出家,先我闻道。
既为我友,又为我兄。
浮云会散,初无定踪。
晚喜其归,雪山之东。
长松片石,相对两翁。
遽乘六牙香象,雨后峨嵋扫空。
冰片满街留不住,使人不能无所慕。
峰前鳖鼻,僧蓝棋布。
闽山神秀,尽钟于是。
提石蛇,与夺出其掌握。
居德云,大千乃其游戏。
使著书辅教,则联珠贯璧,不作道原作伫灵。
使俨临万众,则雷轰电激,不为德山为临济。
天其有意于斯文,则无使袖手云山,友麋鹿而混吾曹于此世。
同时出家,先我闻道。
既为我友,又为我兄。
浮云会散,初无定踪。
晚喜其归,雪山之东。
长松片石,相对两翁。
遽乘六牙香象,雨后峨嵋扫空。
冰片满街留不住,使人不能无所慕。
鉴赏
这首《梦石真赞》由宋代禅宗高僧释慧空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石头的深刻哲思。
诗中首先描绘了王母的梦境,石佛的形象,以及石佛的骨骼,象征着石头的神圣与超脱。接着,以“峰前鳖鼻”、“僧蓝棋布”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石头的自然与宗教意味。闽山神秀,尽钟于是,强调了石头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
“提石蛇,与夺出其掌握”,以蛇喻石,形象地表现了石头的坚韧与变化多端。居德云,大千乃其游戏,暗示了石头在宇宙中的重要角色。使著书辅教,则联珠贯璧,不作道原作伫灵,表达了石头在文化教育上的价值。使俨临万众,则雷轰电激,不为德山为临济,强调了石头在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接下来,诗人借天之意,表达了对石头文化的期待,希望它能引领文脉,而非隐匿于云山之中。同时,也表达了对同时出家、先我闻道的友人的怀念与敬仰,赞美他们如同雪山之东的晚归者,与自己相对,成为两位老友。最后,诗人以“长松片石,相对两翁”结束,寓意深厚,表达了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首诗以石头为载体,融合了自然、宗教、文化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石头独特视角下的深刻理解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