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无明父兄,外无好师友
出处:《敩劝学诗寄锜铤镳诸弟》
明 · 梁朝钟
内无明父兄,外无好师友。
纵然办做人,终虞不长久。
纵然办做人,终虞不长久。
鉴赏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年轻学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和良好环境的担忧。诗人指出,如果没有明智的父母兄长作为榜样,没有优秀的师友作为指导,即使努力学习如何做人,也难免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迷失方向,难以持久地保持正道。
“内无明父兄,外无好师友”,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外部环境与内在指导的缺失。在古代社会,家庭和师友关系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父兄不仅提供生活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传授道德观念、处世智慧以及人生经验。而师友则能提供知识的引导、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支持,帮助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纵然办做人,终虞不长久。”这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强调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即使学会了基本的为人之道,也难以在人生的长河中持续地保持正直和善良。这里的“办做人”可以理解为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而“终虞不长久”则表达了对这种状态无法持久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年轻一代教育环境的关注,以及对培养德才兼备之人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教育机构的作用不可替代,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