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
出处:《戊午吟》
明 · 高攀龙
事事精详是与非,紫阳以此示全归。
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
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
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
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
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
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名为《戊午吟(其十六)》。诗中探讨了在追求真理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细致观察、选择善行以及逐渐达到自然境界的方法。高攀龙强调了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
首句“事事精详是与非,紫阳以此示全归”提到,对每一件事都应有详尽的了解和清晰的分辨,这是达到全面理解的关键。这里的“紫阳”可能指的是宋代哲学家朱熹,他以学问严谨著称,此处借指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来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智慧。
接着,“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表明了在开始学习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理解的深化,最终能够达到一种自然流畅、微妙而深刻的境界。这反映了个人成长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从努力奋斗到自然而然地掌握精髓。
“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进一步阐述了选择正确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在深入理解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里的“知几”意味着对时机、趋势或事物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最后,“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总结了圣人之学的核心在于实践和积累,而不是依赖于繁复的规则或技巧。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实践,即使是最微小的努力也能累积成巨大的成就,如同在万仞高山的基础上,每一寸土石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高攀龙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见解,强调了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逐步达到道德和智慧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