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云房袅四垂,群峰环拱路逶迤
出处:《游杨历岩》
明 · 王弘诲
石洞云房袅四垂,群峰环拱路逶迤。
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
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
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
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杨历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首句“石洞云房袅四垂”,以“石洞”和“云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群峰环拱路逶迤”则描绘了山峦围绕,道路蜿蜒曲折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
接着,“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两句,通过“侧身”、“骋目”等动作词,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岩石间行走、眺望天地的自由与豪迈。这里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广阔与自由。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楼台、海市、泉树、天池等元素巧妙融合,既描绘了眼前的美景,又赋予了画面以梦幻般的色彩,仿佛是人间与仙境的交织。
最后,“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表达了作者游览后的感受与思考。在游览过程中激发的兴致未能完全满足,于是决定在岩石上刻下自己的感受,而在高阁之上,他可以尽情地思考、展望,这种情感的释放与思考的深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作者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