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元夕雨雪戏占(其四)赏析

元夕雨雪戏占(其四)

明 · 申佳允
烟火光残人渐少,归家箫鼓梦中闻。
明朝收起新花钿,只到清明始上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宵节后的情景。"烟火光残人渐少",形象地写出夜深人散,元宵节热闹的烟火逐渐熄灭,只剩下了零星的光芒和稀疏的人影。"归家箫鼓梦中闻",通过写人们带着箫鼓之声回家,暗示了节日的余韵仍在梦境中回荡,体现了元宵之夜的欢乐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明朝收起新花钿,只到清明始上坟"则转向了对亡者的怀念。诗人提到人们在第二天将元宵节时佩戴的装饰品收起,这些新花钿只会在清明时节才会再次拿出来祭扫先人。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传统节日与祭祖习俗的尊重。

整首诗以元夕的繁华与清明的肃穆形成对比,展现了节日的欢愉与生活的哀思交织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花钿的意思: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间》套曲:“花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裹残罗帕,戴过花鈿,旧笙簫无一件。”...

火光的意思:◎ 火光 huǒguāng(1) [flame;firelight]∶火焰发出的光火光冲天(2) [blaze]∶明亮而微微摇曳的火焰...

梦中的意思:(1).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国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南朝 梁 沉约 《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説着,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云端里的情节,详细告诉了那 毕生 一遍。” 陶铸 《一室》诗:“...

明朝的意思:◎ 明朝 míngzhāo[tomorrow] 〈方〉∶明天...

清明的意思:[释义](1) (形)(政治)有法度;有条理。 (2) (形)(心理)清楚而镇静。神志清明。(作谓语) (3) (形)清澈而明朗。月色清明。(作谓语)(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构成]并列式:清+明 [反义]腐败①[同音]青冥...

上坟的意思:◎ 上坟 shàngfén[honour the memory of the dead at a grave] 到死者坟前祭奠...

箫鼓的意思: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烟火的意思:◎ 烟火 yānhuǒ(1) [smoke and fire]∶火和烟严禁烟火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2) [cooked food]∶熟食不食人间烟火(3) [fireworks]∶烟花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金瓶梅》(4) [joss sticks and candles]∶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5) [beacon-fire]∶指烽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