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中恰续无功记,以醉为乡尽自宽
出处:《次韵逢原偶兴》
宋 · 吴锡畴
曾共清灯坐夜阑,依然故我只儒酸。
昏眸但觉看山易,倦足方知行路难。
扪虱坐谈思傲睨,闻鸡起舞叹衰残。
閒中恰续无功记,以醉为乡尽自宽。
昏眸但觉看山易,倦足方知行路难。
扪虱坐谈思傲睨,闻鸡起舞叹衰残。
閒中恰续无功记,以醉为乡尽自宽。
注释
清灯:明亮的油灯。夜阑:深夜。
故我:原来的我。
儒酸:书呆子,形容读书人过于酸腐。
昏眸:模糊的眼睛。
看山易:看山似乎轻松。
倦足:疲倦的脚步。
行路难:行走困难。
扪虱:手捻虱子,表示悠闲。
傲睨:傲慢地斜视。
闻鸡起舞:古代形容志士闻鸡而起,勤奋习武。
衰残:衰老,残年。
无功记:无用的笔记,指闲散时光的记录。
以醉为乡:借酒消愁,如同回到家乡寻求安慰。
尽自宽:自我宽慰。
翻译
曾经与清灯相伴直至深夜,我还是那个只会读书的酸秀才。昏暗的眼神只觉得看山容易,疲惫的双脚才体会到行走的艰难。
手捻虱子闲聊时心怀傲视,听到鸡鸣想起年华老去不禁感叹。
闲暇时恰好继续无用的笔记,借酒浇愁,以此来宽慰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与友人围坐清灯之下,回忆往昔的场景。"曾共清灯坐夜阑"表明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夜晚,而现在却只能依稀记起当时的情景,自己也变得有些孤独和落寞。这从"依然故我只儒酸"可见一斑,其中"儒酸"指的是文人学士的风范,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和自嘲。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山易行难,来形象地说明了事物随时间而变化,原来容易的事情现在变得艰难。"昏眸但觉看山易,倦足方知行路难"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力和体力的衰退,也隐喻着诗人对现实的感受和无奈。
在下一联中,诗人描述自己与朋友闲谈时的傲睨姿态,以及听闻鸡鸣而起舞的豪迈气概,但实际上却是叹息过往的辉煌已经成为了残迹。"扪虱坐谈思傲睨,闻鸡起舞叹衰残"表达了一种怀旧与自我安慰的情感。
最后两句"閒中恰续无功记,以醉为乡尽自宽"则展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里寻找些许慰藉,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让心灵得到片刻的释放和宽慰。在这里,"以醉为乡"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山路、昔日辉煌和今日落寞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