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
出处:《南唐官砚歌》
清 · 翁树培
百六十字辉星躔,永叔所得原叔传。
我从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
宋兴百年盛文治,龙图学士登集贤。
搜碑手题《集古录》,传信新订薛史编。
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铅。
回思初得二十载,双桂楼下屏风前。
牡丹姚魏谱京洛,鸲鹆眼晕摹方圆。
公时南京作留守,此砚先已来应天,沈湮弃置忽显豁,押尾小印精雕镌。
升平回首忆畴昔,江南野老词凄然。
自言幼时尝及见,金陵旧有负郭田。
先朝元宗重文史,缥缃器具能精妍。
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笺。
是时歙州置砚务,饩廪月给唐国钱。
龙尾山头斸苍骨,罗纹坑底淘清泉。
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
溪流渐湮山脉断,沧桑变后岁月迁。
摩挲此砚三叹息,无端枨触增流连。
一代繁华说江左,万古灵秀钟山川。
李少微名漫题记,谢景山瓦曾周旋。
我从皇祐溯保大,后先俯仰已百年。
宋兴百年盛文治,龙图学士登集贤。
搜碑手题《集古录》,传信新订薛史编。
夷陵舟中伴行笈,玉堂儤直供丹铅。
回思初得二十载,双桂楼下屏风前。
牡丹姚魏谱京洛,鸲鹆眼晕摹方圆。
公时南京作留守,此砚先已来应天,沈湮弃置忽显豁,押尾小印精雕镌。
升平回首忆畴昔,江南野老词凄然。
自言幼时尝及见,金陵旧有负郭田。
先朝元宗重文史,缥缃器具能精妍。
承明石渠富珍秘,廷圭之墨澄心笺。
是时歙州置砚务,饩廪月给唐国钱。
龙尾山头斸苍骨,罗纹坑底淘清泉。
尚方岁取有程课,箕裘世业弥精专。
溪流渐湮山脉断,沧桑变后岁月迁。
摩挲此砚三叹息,无端枨触增流连。
一代繁华说江左,万古灵秀钟山川。
李少微名漫题记,谢景山瓦曾周旋。
鉴赏
这首清代翁树培的《南唐官砚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方南唐官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诗人首先追溯了砚台的传承,从皇祐至保大,历经百年,体现了宋代文治的繁荣。砚台由龙图学士亲题《集古录》,薛史编订,见证了学者们的辛勤与学术的严谨。
诗人描述了砚台在夷陵舟中的陪伴,以及在玉堂供职时的使用,还提及了它在双桂楼下的屏风前的陈设,以及牡丹姚魏谱的记录。砚台曾随公至南京留守任上,经历沉沦后被重新发现,其精致的押尾小印和历史背景令人感慨。
诗人回忆起砚台的过往,感叹岁月流转,砚质的制作工艺源自歙州,石料精选,墨质优良,反映了宋朝对文史的重视。砚务的设立、歙砚的精制,以及砚台在宫廷和民间的流传,都体现了南唐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最后,诗人将砚台视为历史的见证者,感叹一代繁华已逝,但江山依旧灵秀,砚台上的题记和故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砚台的描绘,展现了南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