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七十高龄又始春,衰延愧过鲁儒人全文

七十高龄又始春,衰延愧过鲁儒人

明 · 赵完璧
七十高龄又始春,衰延愧过鲁儒人
一生词翰空成拙,曾悟玄关三昧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赵完璧在癸酉年创作的一组十首诗中的第五首,以新春试笔为题,表达对友人的酬答之意。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却未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感慨,同时又透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首句“七十高龄又始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与时节,七十岁对于古人来说已是高寿,而新春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对诗人而言,似乎更多的是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衰延愧过鲁儒人”一句,诗人自谦地将自己比作“鲁儒人”,这里的“鲁儒”原指鲁国的儒学大师,后泛指学问渊博的学者。诗人以“鲁儒”自比,表达了对自己学问不足的愧疚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

“一生词翰空成拙”,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却未能达到理想境界,作品显得粗浅无力,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不满和遗憾。

最后一句“曾悟玄关三昧真”,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玄关”是中国哲学中关于道家内丹修炼的一个概念,此处借指人生的奥秘或真理。“三昧真”可能是指佛教中的禅定境界,即达到内心平静、洞察事物本质的状态。这句诗表明诗人通过生活经历和思考,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觉醒和领悟,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成就的反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