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全文

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

宋末元初 · 方回
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
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
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
独君有寿相,气貌不异昔。
冷官故稍卑,良畴焉从辟。
幽抱能自宽,胜味各有适。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
未悟如梦寐,忽觉无痕迹。
眼明远堪眺,脚健险可历。
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
吾侪数老翁,撰日散游策。
当有佳诗篇,付与来者觌。

注释

死者:去世的人。
暂为客:暂时的过客。
故庐:故居。
元自碧:依旧翠绿。
山中人:山里的隐士。
泉下夕:泉下的夜晚。
卜兆宅:选墓地。
寿相:长寿的面相。
不异昔:一如往昔。
冷官:清寒的官职。
良畴:良田。
幽抱:内心的忧郁。
各有适:找到适合的乐趣。
神既全:神灵完整。
外物:外界事物。
如梦寐:如在梦中。
无痕迹:不留痕迹。
眼明:视力敏锐。
脚健:脚步稳健。
仙与释:仙人和僧侣。
撰日:制定日常。
散游策:游历计划。
佳诗篇:美好的诗篇。
来者觌:后来的人欣赏。

翻译

死者已经失去了感知,生者只是暂时的过客。
三年后回归故居,松竹依旧翠绿。
常常惊动山中的隐士,永远长眠在泉下的夜晚。
那些老朋友们,如今在哪里选墓地安息呢?
只有你拥有长寿的面相,气度容貌一如往昔。
虽然官职清寒,但仍有良田等待开垦。
内心的忧郁能自我宽慰,不同的人都能找到适合的乐趣。
内心守护神灵完整,外界事物无法驱使。
未曾察觉人生如梦,忽然醒来不留痕迹。
视力敏锐足以远望,脚步稳健足以应对险峻。
在这万重云霞之间,不乏仙人和僧侣。
我们这些老翁,制定日常的游历计划。
定会有美好的诗篇,留给后来的人欣赏。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生活情怀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世、享受简朴生活的喜悦之情。

"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人生如客的深刻认识,这种哲学思考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主题。

接下来的"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则描绘了诗人返回家乡后的生活状态。"三年"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外奔波后终于能够回到久违的家园,而"故庐"则是温馨而熟悉的地方。"松竹元自碧"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一句,通过山中人的惊讶和永久安息于泉水之下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归隐自然的愿望。

紧接着的"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则是在询问那些年长的朋友们现在居住何处。这里的"卜兆"是指占卜住宅的吉凶,是一种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行为。

以下几句"独君有寿相,气貌不异昔。冷官故稍卑,良畴焉从辟"则是在表达对某位长者仍保持着昔日风采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幽抱能自宽,胜味各有适。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几句,则是表达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外界诱惑的超然态度。这部分内容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衡的心境。

"未悟如梦寐,忽觉无痕迹。眼明远堪眺,脚健险可历"这几句,是诗人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乐观与期待。

最后的"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吾侪数老翁,撰日散游策。当有佳诗篇,付与来者觌"则是在描述山中自然景象的美好,以及诗人与同辈老友之间的情谊。"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是对自然之美和宗教修养者的赞美,而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佳作、传承文化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园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