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从损读得奇方,稳坐幽窗憩吾倦
出处:《次韵严上舍读书目昏》
宋 · 陈造
声利营营阅蜚电,人生悲欢更几遍。
群儿沈迷如病酲,尚念醇醪梦酣宴。
吾侪较之唯阿尔,书淫仅逃红绿眩。
短檠半世课蝇头,老阅旧藏纷莫辨。
近从损读得奇方,稳坐幽窗憩吾倦。
严侯著书定千载,尚向枯策求闻见。
可无一洗窦郎痴,捉笔因君拂尘砚。
群儿沈迷如病酲,尚念醇醪梦酣宴。
吾侪较之唯阿尔,书淫仅逃红绿眩。
短檠半世课蝇头,老阅旧藏纷莫辨。
近从损读得奇方,稳坐幽窗憩吾倦。
严侯著书定千载,尚向枯策求闻见。
可无一洗窦郎痴,捉笔因君拂尘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声利:名利。营营:忙碌。
阅:经历。
蜚电:疾风闪电。
群儿:众人。
沈迷:沉迷。
病酲:酒醉。
醇醪:醇厚美酒。
阿尔:指自己较为幸运。
书淫:酷爱读书。
红绿眩:红尘的诱惑。
短檠:昏暗油灯。
课蝇头:苦读。
纷莫辨:难以分辨。
损读:深入阅读。
奇方:奇异良方。
憩:休息。
吾倦:我的疲倦。
严侯:古代学者。
枯策:旧书。
求闻见:寻求新知识。
窦郎:比喻痴迷的人。
痴:痴迷。
拂尘砚:拂去砚台尘埃,准备写作。
翻译
名利争夺如同疾风闪电,人生的悲欢能经历多少回转。众人沉迷于世俗如酒醉,仍怀念醇厚美酒的沉醉盛宴。
我们比起他人算幸运,唯有书籍能避开红尘的眩晕。
半生时光在昏暗油灯下苦读,分辨不清旧藏的书籍纷繁。
近来从阅读中找到奇异良方,静坐在幽窗边缓解我的疲倦。
严侯著书流传千年,仍渴望从枯朽的书籍中获取新知。
难道不能洗去窦郎般的痴迷?提笔因你拂去砚台的尘埃。
鉴赏
这首宋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陈造对社会名利追逐的感慨,以及对读书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声利营营阅蜚电”形象地刻画出世人忙于功名利禄的匆忙景象,如同疾风中的电光石火。接着,“人生悲欢更几遍”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沧桑。
诗人观察到周围的人们沉迷于短暂的享乐,就像酒醉后的沉睡,而自己则以读书为逃避现实喧嚣的手段,通过“书淫仅逃红绿眩”表达对浮华世界的超脱态度。他自嘲说自己像“阿尔”,一生致力于蝇头小字的学习,以至于老去时连旧藏书籍都难以辨认。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放弃追求知识,反而在阅读中找到了新的慰藉。“近从损读得奇方”暗示他在阅读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静谧的窗前休息,恢复精神。严侯著书的典故,表明诗人崇尚学问的持久价值,即使在困倦时,也希望能从书中获取新的见识。
最后两句“可无一洗窦郎痴,捉笔因君拂尘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希望借助对方的力量,驱散自己的愚痴,重新焕发读书的热情,擦拭尘封的文房之宝。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世俗的批判,也有对读书生活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