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
宋 · 孙应时
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
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
龙山集遐眄,章台见遗址。
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
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
龙山集遐眄,章台见遗址。
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
注释
华亭:地名,古代地名。冠层城:高耸的城墙。
桃与李:泛指春天的花朵,象征繁华。
微风:轻轻的风。
晴烟:晴朗天空中的轻烟。
七泽:古代对湖泊的泛称。
龙山:地名,可能指某座有龙山之称的山。
遐眄:远望,眺望。
章台: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有遗址的地方。
遗址:古代遗迹或废墟。
感物:因景生情。
差可喜:稍微感到欣喜。
翻译
华亭城高耸入云,满城遍植桃李。微风吹过,晴空中的轻烟四散,四周湖泊充满春水。
在龙山之上远眺,章台遗迹映入眼帘。
感叹万物生长,面对美酒,心情稍有宽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开篇“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两句,设定了一个繁华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景象,桃红柳绿之间,层叠的建筑如同华丽的冠冕。
接着,“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两句,通过对细微风吹拂和清新云烟的描绘,以及江河湖泊在春天的活跃,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七泽”,可能指的是江南一带众多的河流与水域。
第三句“龙山集遐眄”引出了历史的沧桑感,通过对古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沉思。而“章台见遗址”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一座座古老的建筑物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诗人在大自然和历史文化双重感染下,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而对酒的态度,则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的满足。这里的“差可喜”并非是说酒带来的快乐有限,而是在表达一种在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中找到精神寄托的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结合对历史遗迹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超越世俗寻找内心平静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