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湿茶人两鬓寒,捻花红插更山丹
出处:《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露湿茶人两鬓寒,捻花红插更山丹。
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
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行途中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露湿茶人两鬓寒”,以露水沾湿行人的双鬓,营造出清晨凉爽而湿润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开始。这里的“茶人”可能指的是行人或旅者,也可能是对旅途中的劳苦之人的隐喻,通过“两鬓寒”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清冷。
次句“捻花红插更山丹”,转而描写沿途的景色。诗人通过“捻花”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采摘花朵的过程,而“红插”则描绘了将花朵插入发间的情景,既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又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同时,“更山丹”三字,不仅指出了山色的丰富多样,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
后两句“山呈髻子无穷样,随意芙蓉一尺盘”,进一步展开对山色的描绘。将山峦比作“髻子”,形象地展示了山的形态各异,如同女子的发髻一般多姿多彩。而“随意芙蓉一尺盘”则以“芙蓉”比喻山间的野花,用“一尺盘”形容其分布之广,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随性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