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
出处:《洞庭秋三十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三秋三楚填淫荒,谁能不断忧思肠。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
马殷南国飞星白,陆逊西垒落日凉。
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
马殷南国飞星白,陆逊西垒落日凉。
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洞庭秋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二首,描绘了秋天洞庭湖畔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忧虑。首句“三秋三楚填淫荒”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秋天的洞庭湖区域广阔而荒芜,仿佛被忧思之情淹没。接下来的“谁能不断忧思肠”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通过描绘远处水天相接处的云树和近处生长的芦苇,营造出一种迷茫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马殷和陆逊两位历史人物的引用,借古人之事寓言当世,增添了历史沧桑感。
最后两句“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感叹即使眼前景物近在咫尺,却如海中波涛般遥不可及,似乎在问:在这广袤的大湖之中,何处能安放自己深深的忧思和无尽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洞庭秋景为背景,融入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展现了王夫之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