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心逾静,飘飘神转清
出处:《感风发汗卧病数日推枕翛然叙事为十诗 其五》
宋 · 韩淲
病起水边行,风回柳弄晴。
岸虚微坼土,涧浅细无声。
寂寂心逾静,飘飘神转清。
衣襟带波影,搔首又诗成。
岸虚微坼土,涧浅细无声。
寂寂心逾静,飘飘神转清。
衣襟带波影,搔首又诗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水边散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首句“病起水边行”,点明了诗人从病中恢复,开始在水边漫步,暗示了他走出病痛的束缚,重获自由。接着,“风回柳弄晴”一句,以春风轻拂柳枝,柳条轻摆的姿态,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和煦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轻松。
“岸虚微坼土,涧浅细无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自然风光。岸边泥土轻轻松动,溪涧水浅而静,没有丝毫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寂寂心逾静,飘飘神转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心灵更加宁静,精神也变得清明。这种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的宁静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最后,“衣襟带波影,搔首又诗成”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被自然美景所激发,灵感涌现,即兴创作诗歌的过程。衣襟上沾染着水面的倒影,诗人轻轻搔首,一首诗便应运而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展示了他在病愈之后,精神状态的恢复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病愈后的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