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稠要得所,进火宁过熟
晨起一瓯粥,香粳粲如玉。
稀稠要得所,进火宁过熟。
空肠得软暖,和气自渗漉。
过午一瓯粥,瓶罍有馀粟。
淡薄资姜盐,腥秽谢鱼肉。
岭南气候恶,永日值三伏。
外强几中乾,那受外物触。
两餐莫过饱,二粥可接续。
故人尺书至,教我禦瘴毒。
燕坐朝黄庭,妙理端可瞩。
神车御气马,昼夜更往复。
久久当自佳,根深柯叶绿。
寄语陈太丘,人生真易足。
醉饱厌腥膻,忽认海南叔。
稀稠要得所,进火宁过熟。
空肠得软暖,和气自渗漉。
过午一瓯粥,瓶罍有馀粟。
淡薄资姜盐,腥秽谢鱼肉。
岭南气候恶,永日值三伏。
外强几中乾,那受外物触。
两餐莫过饱,二粥可接续。
故人尺书至,教我禦瘴毒。
燕坐朝黄庭,妙理端可瞩。
神车御气马,昼夜更往复。
久久当自佳,根深柯叶绿。
寄语陈太丘,人生真易足。
醉饱厌腥膻,忽认海南叔。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谪居岭南时的生活状态及对饮食的讲究。诗中以“晨起一瓯粥”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粥的色、香、味,以及其对身体的滋养作用。诗人强调了饮食的适度,认为早餐和午餐各一碗粥,搭配清淡的调料,避免油腻和腥膻之物,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诗中提到岭南的恶劣气候,长时间的酷暑让人感到内外皆干,难以承受外界的刺激。因此,诗人主张饮食不宜过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同时,他也收到了友人的书信,传授了道家的胎息之术,即通过调整呼吸来养生。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简单生活、自然之道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以“寄语陈太丘,人生真易足”结束,意在提醒人们,生活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追求,简朴而健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满足。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之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