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东畔新堂构,大扁光华众所钦
出处:《存仁堂》
明 · 杨士奇
肘后名方直百金,越人带下业精深。
功多为有江湖迹,世远皆存天地心。
橘叶香浮苏氏井,杏花春蔼董家林。
凤楼东畔新堂构,大扁光华众所钦。
功多为有江湖迹,世远皆存天地心。
橘叶香浮苏氏井,杏花春蔼董家林。
凤楼东畔新堂构,大扁光华众所钦。
鉴赏
这首诗《存仁堂》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存仁堂”这一场所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肘后名方直百金,越人带下业精深”,以“肘后名方”比喻存仁堂内藏有珍贵的医术秘方,而“越人带下业精深”则借用了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暗示存仁堂在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卓越的贡献。
颔联“功多为有江湖迹,世远皆存天地心”,赞扬了存仁堂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对人类福祉的追求始终如一,体现了其深远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颈联“橘叶香浮苏氏井,杏花春蔼董家林”,运用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象征存仁堂的环境优雅和氛围温馨,同时借用了苏轼和董其昌等文人的典故,进一步提升了存仁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
尾联“凤楼东畔新堂构,大扁光华众所钦”,描绘了存仁堂在新的建筑布局中展现出的辉煌与光彩,表达了人们对存仁堂的尊敬和钦佩之情,同时也预示着存仁堂将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存仁堂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医学、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推崇,是一首富有深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