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不火食,自断无此身
聋盲本定业,疥癞讵可亲。
生事自破碎,谁肯收顽嚚。
期期依马鞯,勃勃根车尘。
眇者道眇者,跛复有跛僎。
蹴尔既不屑,嗟来犹发嗔。
色骄从墦间,所与皆贵人。
气微仆桑下,会作山鬼邻。
七日不火食,自断无此身。
所以号道边,时逢怛隐仁。
子胥至泷口,从者亦在陈。
志鞭平王尸,弦歌杏坛春。
不闻汩廉耻,亦岂生颦呻。
只今趋权门,伪不如尔真。
杯残炙已冷,赤泽盈精神。
舐痔尝便溲,不怕污吻唇。
摩足拂粒须,猥辱以为申。
轩然上车马,气耀无等伦。
造请冒风雷,谒吏诃叱频。
尝闻郭恕先,本是先帝臣。
酒偶挽屠沽,谓言等缙绅。
衣而龟紫章,解而衣结鹑。
扶起沟中瘠,便可席上珍。
定知节义者,以故长贱贫。
幡然归首阳,不厌薇蕨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内心苦闷和社会批判的诗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不平和愤懑,他对那些贪官污吏的生活方式表示出深深的鄙视,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罢惰嫉游手,孤独嗟穷民。”这里诗人批评了那些贪图享乐、不愿劳动的人,同时也哀叹那些贫苦的百姓。
“聋盲本定业,疥癞讵可亲。”这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人的内在品质是难以改变的,就像聋子和盲人各有其特定的生活方式一样,不可相提并论。
“生事自破碎,谁肯收顽嚚。”诗人感叹生命中的事情往往自己破碎,没有人愿意去收拾那些琐碎无用的东西。
“期期依马鞯,勃勃根车尘。”这里描绘了一种依赖和追逐虚幻的生活状态,用以形容那些高官厚禄的人们,他们虽然看似威风,但实则空有其表。
“眇者道眇者,跛复有跛僎。”诗人通过对视力不佳和行动不便者的描述,来讽刺那些虽然自称清醒、自信,却实际上并非如此的人们。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强调了诗人的观点:他并不在乎世俗的评价,也不羡慕那些貌似高贵实则虚伪之人。他宁愿选择一种简朴而真诚的生活方式,哪怕是隐居山林,也愿意做一名山鬼邻。
“七日不火食,自断无此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修行或禁欲行为的态度,强调了他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脱和拒绝。
“所以号道边,时逢怛隐仁。”诗人在这里表明自己的立场,他选择在道德的边缘呼唤,偶尔遇见那些隐藏起来的有仁心之人。
随后几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子胥和泷口,以及志鞭平王尸等典故,这些都是用来强调他对于正义和英雄事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个人理想的坚守。在这种批判与坚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个性和他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