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出处:《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
明 · 史鉴
渊明一代士,所怀在本朝。
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
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
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
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
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
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
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
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
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
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
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
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
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
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
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
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舒啸亭为东林山陈氏赋》。诗中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情景,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首句“渊明一代士,所怀在本朝”,点出陶渊明作为一代文士,心系故国之情。接着“弃官归去来,舒啸登东皋”描述了他辞官归隐,于东皋之上自由舒啸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将为愤懑渫,岂以音节超”表达了陶渊明归隐并非出于无奈,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亦有逸群人,葺宇此逍遥”则引出了一位与陶渊明志趣相投的隐士,共同在东林山中建造居所,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诗人特别提到这位隐士“发口忽成音,逸响一何嘹”,即其言语间流露出的自然之音,如同悠扬的乐曲,令人赞叹不已。
“长风集万里,游云薄九霄”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长风万里,游云飘荡至九重天际,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接下来“幽深比琴瑟,清激超竽箫”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古代乐器的音色进行类比,强调了自然之声的纯净与高雅。
“绵驹丧其精,王豹亡其谣”可能是指自然界的某些美好事物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但诗人紧接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眷兹自然妙,何须钟律调”。他认为,自然之美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与美妙,无需人为的调整或修饰。
最后,“遥遥苏门山,至人当见招”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陶渊明这样的高人相遇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美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