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全文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欺人鼠辈争出头,夜行如市昼不休。
渴时欲竭满河饮,饥后共觅太仓偷。
有时凭社窃所贵,亦为忌器不忍投。
某氏终贻子神祸,祐甫恨不猫职修。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蜡礼颇优。
近怜衔蝉在我侧,何故肉食无远谋。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
纵令同乳不同气,一旦反目恩为雠。
君不见唐家拔宅鸡犬上升去,彼鼠独堕天不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群鼠肆虐、猫却无所作为的社会现象,通过动物的比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的不作为和腐败。诗中的“欺人鼠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那些趁火打劫、危害他人的小人,他们不分昼夜地活动,甚至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毫不留情地伸出“魔爪”。诗中提到的“渴时欲竭满河饮,饥后共觅太仓偷”,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鼠辈的贪婪与狡猾。

接着,诗人通过“有时凭社窃所贵,亦为忌器不忍投”两句,暗示了这些鼠辈在特定场合下会有所收敛,但并非出于本性,而是因为害怕被投掷或惩罚。这进一步揭示了他们的虚伪与狡猾。

“某氏终贻子神祸,祐甫恨不猫职修”两句,表达了对某位导致灾祸的人的谴责,同时也对猫未能尽其职责表示遗憾。这里,猫象征着执行正义的角色,但似乎因某种原因未能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蜡礼颇优”则强调了人类应该保护并利用猫等动物来控制害虫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祭祀猫等动物的仪式颇为隆重,体现了人们对这些动物的尊重。

“近怜衔蝉在我侧,何故肉食无远谋”两句,通过对比猫的贪食与不谋长远,讽刺了某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描述了一种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不愿承担责任的形象,与前文的猫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最后,“君不见唐家拔宅鸡犬上升去,彼鼠独堕天不收”以唐代仙人成仙的故事作结,表达了对那些不思进取、只知享乐而不愿改变现状者的讽刺,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动物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正义与责任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