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记曾携手处,袖间谁为忍寒来
出处:《十二月望后雨中过罗岗洞探梅有寄》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连朝晴日报梅开,一雨村原晚又催。
湖上记曾携手处,袖间谁为忍寒来。
残年不抵花先落,万径相寻水更回。
江国正愁吹欲尽,却留春在海南隈。
湖上记曾携手处,袖间谁为忍寒来。
残年不抵花先落,万径相寻水更回。
江国正愁吹欲尽,却留春在海南隈。
注释
连朝:连续多日。晴日:好天气。
报:预示。
梅开:梅花盛开。
一雨:一场雨。
村原:乡村原野。
晚又催:季节变换。
湖上:湖边。
曾:曾经。
携手:一同行走。
袖间:袖子之间。
忍寒:忍受寒冷。
残年:年老力衰。
先落:凋零在前。
万径:千条小路。
水更回:水势回旋。
江国:江边地区。
吹欲尽:被风吹散。
海南隈:海南角落。
翻译
连续多日的好天气预示着梅花盛开,一场雨后乡村原野又催促着季节变换。湖边回忆起曾经携手同行的地方,如今又有谁会像那时一样忍受寒冷前来呢?
年老力衰,花儿凋零在我之前,走过千条小路寻找春天,水势却更加回旋。
江边的人们正担忧春天即将被风吹散,却发现春天仍留在遥远的海南角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连续的晴朗日子里,急切地想要寻找即将开放的梅花。然而,一场雨水却突然降临,使得村野变得湿润,似乎是在催促春天的脚步。此情此景,让诗人不禁回忆起曾经携手同行之处,那袖间的人已经不再忍受寒冷而远去。
"残年不抵花先落"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岁月匆匆,而花开花落更是转瞬即逝。诗人在万象更新中寻找着自己的足迹,同时水流也似乎在回响着他的心绪。
最后两句 "江国正愁吹欲尽,却留春在海南隈" 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消逝的春天感到忧虑,但同时又希望春意能够在遥远的地方得以保存。这里的"江国"指的是诗人的所处之地,而"海南隈"则象征着一个遥远而温暖的地方,留住了最后的春色。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的珍惜,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忧伤,以及希望美好的东西能够长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