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盘洗妆都几日,已觉鬓乱钗横斜
金盘洗妆都几日,已觉鬓乱钗横斜。
韩卿秉烛惜佳丽,便恐翠袖倚竹空春华。
鹤翎红糁玉蝶粉,堕髻睡美吴宫娃。
我欲问花不解语,何故忽尔令人嗟。
东皇醉著初不问,青女潜妒飞银沙。
花神敛袂避阴惨,驻颜何有仙人砂。
京师各圃花不少,今岁閒杀游春车。
客怀岂独被花恼,俗事扰扰惊无涯。
西风巷陌尘障面,酒楼寂寂空箫笳。
我因未事得閒在,尽日饮客前溪芽。
天教世务不挂口,遮眼幸有诗书葩。
时时弄笔散幽滞,钱裹忘计东坡叉。
为花作谱见衰盛,自笑思涩颐空呀。
因声寄谢紫山老,落落高举凌青霞。
鉴赏
此诗《清霜怨》由元代诗人王恽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花木凋零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日落偶过吴郎家”,点明时间与地点,夕阳西下,诗人偶然经过友人家中。次句“入门两阑姚魏花”,进入庭院,只见两旁花架上盛开着姚黄魏紫两种名贵花卉,虽是深秋,却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接着,“金盘洗妆都几日”,暗示这些花朵经历了精心照料,但转瞬即逝,如同女子的妆容,稍纵即逝。随后,“已觉鬓乱钗横斜”以拟人手法,形容花朵的凋零,仿佛女子的头发散乱,钗饰倾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花朵的衰败。
“韩卿秉烛惜佳丽,便恐翠袖倚竹空春华”两句,借韩卿(韩愈)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韩愈曾因爱花而夜不能寐,此处暗喻诗人对花的深情。
“鹤翎红糁玉蝶粉,堕髻睡美吴宫娃”描绘了花朵凋零后的景象,花瓣如鹤羽般飘落,点缀着红粉,宛如玉蝶,又似吴宫美女的发髻,沉睡于寂静之中,充满了哀愁与美感。
“我欲问花不解语,何故忽尔令人嗟”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困惑与感慨,花儿虽美,却无法言语,为何会如此迅速地凋零,让人心生叹息。
“东皇醉著初不问,青女潜妒飞银沙”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比作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的醉酒,而青女(秋神)则暗中嫉妒,以霜雪之雨摧残花朵,揭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花神敛袂避阴惨,驻颜何有仙人砂”进一步描绘了花神因季节变换而收敛神采,花朵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仿佛仙人砂般难以驻颜。
“京师各圃花不少,今岁闲杀游春车”指出即使在繁华的京城,各处花园中也不乏花朵,但今年却因季节更替,使得游春的车辆闲置,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观察。
“客怀岂独被花恼,俗事扰扰惊无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不仅对花的凋零感到悲伤,也对世俗生活的忙碌与纷扰感到无奈与困扰。
“西风巷陌尘障面,酒楼寂寂空箫笳”描绘了深秋时节,西风凛冽,尘土飞扬,酒楼门前冷清,只有萧瑟的笳声回响,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
“我因未事得闲在,尽日饮客前溪芽”描述了诗人因无事可做而得以悠闲自在,每日与客人共饮前溪茶,享受宁静的生活。
“天教世务不挂口,遮眼幸有诗书葩”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认为诗歌书籍能成为心灵的慰藉。
“时时弄笔散幽滞,钱裹忘计东坡叉”说明诗人时常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情感,忘记了金钱的计较,仿佛苏轼一样,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满足。
“为花作谱见衰盛,自笑思涩颐空呀”表达了诗人通过记录花的生长与凋零,反思生命的意义,自嘲思考过于迟钝,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因声寄谢紫山老,落落高举凌青霞”以对紫山老(可能指某位高人或前辈)的敬意,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他一样,超越凡尘,达到精神上的高度,追求超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独到见解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