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全文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

出处:《九度仙楼
唐 · 张九龄
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
谁跨海上鹏?压作参差羽。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
掀翻煮石云,大块将天补。
渣滓至今在,县瓴分注乳。
磊落掷遐荒,龃龉不合土。
忙惊日月过,晃漾空中舞。
裒益问巨灵,谽谺碍臂武。
塞罅制逆流,努力迹骈拇。
神禹四载仆,九年梗作雨。
纡回杀拗区,澎湃乱飞鼓。
漫下祖龙鞭,六丁擭舟府。
漫发熊绎矢,非石又非虎。
数狭不能制,伊谁可再侮。
曾把蓬莱轮,难将此物赌。
罗浮亦可移,此物不可取。
肋斗出盘山,粗能踞地主。
芝田第九层,最上蕙生圃。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未知的人或事物。
断:切断、砍断。
巨鳌足:巨鳌(神话中的巨大海龟)的脚。
连山:相连的山脉。
分:分开、分裂。
一股:一股力量或一部分。
谁跨:疑问句,指未知的人或事物跨越。
海上鹏:神话中的巨大海鸟,象征巨大、威猛。
压作:压制成。
参差羽:长短不齐、形状各异的羽毛。
应是:应该是。
女娲辈:指女娲等具有神力的古代神话人物。
化工:自然界的造化之力。
挥:挥动。
巧斧:象征神力的精巧斧头。
掀翻:翻腾起来。
煮石云:比喻炼石补天的云雾。
大块:巨大的石块。
将天补:用来修补天空。
渣滓:残留物、废弃物。
至今在:直到现在仍然存在。
县瓴:悬垂的瓶口,形容液体缓缓流出的样子。
分注乳:像倒牛奶一样均匀分布。
磊落:形容众多而分散的样子。
掷:扔、抛。
遐荒:遥远的荒野。
龃龉: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难以相合。
不合土: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
忙惊:匆忙、惊动。
日月过:日月流转、时间流逝。
晃漾:摇曳、飘荡。
空中舞:在空中翩翩起舞。
裒益:询问、咨询。
巨灵:神话中的巨神,常指掌管山川的神祇。
谽谺:形容山洞深邃、空旷。
碍:阻碍。
臂武:手臂的力量,此处指巨神的动作。
塞罅:堵塞缝隙。
制逆流:阻止水流倒灌。
努力:尽力、勉力。
迹骈拇:留下并趾(脚趾并生)的痕迹,形容勉强留下印记。
神禹: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四载仆:四年辛劳仆仆,指大禹治水的艰辛。
九年梗:九年艰辛,梗指艰难困苦。
作雨:化身为雨,指大禹以自身力量抵挡洪水。
纡回:曲折、回旋。
杀拗区:杀伐决断、排除险阻。
澎湃:波涛汹涌。
乱飞鼓:形容乱石激荡如飞鼓般动荡。
漫下:随意放下、挥下。
祖龙鞭:指秦始皇的鞭子,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
六丁擭舟府:六丁神力(道教传说中的神祇)试图捕获龙宫(海中宫殿)。
擭:捕获、夺取。
漫发:随意发射。
熊绎矢:熊绎射出的箭矢,象征强大威力。
非石:不是石头。
非虎:不是猛虎。
数狭:多次尝试却难以控制。
不能制:不能驾驭、控制。
伊谁:何人、哪个人。
可再侮:可以再次对其进行压制、侵犯。
曾把:曾经手持、拥有。
蓬莱轮:蓬莱仙岛之轮,象征仙界交通工具。
难将:难以用。
此物:指上述巨石。
赌:作为赌注。
罗浮:罗浮山,中国名山之一。
亦可移:也可以被移动。
此物:指上述巨石。
不可取:无法取走、移动。
肋斗:一作“肋斗”,即翻跟头,此处形容巨石跃出地面。
出盘山:从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山峦中跃出。
粗能:勉强能够。
踞地主:占据一方土地为主。
芝田: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指仙境。
第九层:九重天的最上一层。
最上:最高处。
蕙生圃:蕙草丛生的园圃,象征仙境之地。

翻译

是谁砍断了巨鳌的足,使得连绵山脉从中裂开了一股?
又是谁骑乘海上巨鹏,将其压制成参差不齐的羽毛状?
想必是女娲那样的神人,以神奇的技艺挥动巨斧,
翻腾起炼石补天的云雾,用巨大的石块修补苍穹。
至今仍有炼石的渣滓留存,如同瓶口倾倒牛奶般流淌分布。
这些巨石散落在遥远的荒野,形状奇特难以与土壤契合。
它们在日月流转中匆忙惊动,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
询问巨灵神是否曾试图移动它们,却发现它们阻碍着巨神的手脚。
堵塞裂缝以阻挡逆流,却只能勉强留下并趾的痕迹。
大禹治水四年辛劳仆仆,九年艰辛化身为雨抵挡洪水冲击。
曲折蜿蜒处杀伐决断,波涛汹涌间乱石如飞鼓般激荡。
纵然有秦始皇挥鞭驱使,六丁神力也无法将其收入龙宫。
即便熊绎射出威力无比的箭矢,也难穿透这既非石头又非猛虎之物。
如此难以驾驭,又有谁能再次对其施加压制?
曾经有人尝试驾乘蓬莱仙岛之轮,也无法以此物作为赌注。
即便是罗浮山也可迁移,但这庞然巨石却无法挪动。
它们犹如从盘古开天辟地中跃出,勉强能够占据一方土地为主。
在芝田的第九重天,最上方的蕙草丛生之处,便是它们的所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壮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奇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赞叹和个人英雄情结的抒发。其中,“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等句,运用夸张手法塑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神话世界,展示了对创世之力的无限向往。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这两句,直接将自然景观的人格化,赋予了神话色彩,将大自然塑造成了一位巧夺天工的女娲式人物形象。

诗中还多次使用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如“渣滓至今在”与“县瓴分注乳”相对,“磊落掷遐荒”与“龃龉不合土”相对,通过这种手法突出了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与人类力量的局限。

整体来看,此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宏伟山川、神秘宇宙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