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
出处:《寄苏亲家叔郊时六十一初度因致遥祝》
明 · 欧大任
两家世好似朱陈,击壤三朝祝颂新。
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
閒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
綵服更看娱白发,洛园睢社碧江春。
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
閒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
綵服更看娱白发,洛园睢社碧江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画卷,通过“两家世好似朱陈”开篇,巧妙地将两个家庭比作古代的朱陈村,象征着和谐与美满。接着,“击壤三朝祝颂新”描绘了在三个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祝福与颂歌不断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族间的深厚情感。
“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苏轼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苏岭客和鹿门人分别指苏轼及其隐居之地鹿门山,这里既是对苏轼的致敬,也是诗人内心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生活的写照。
“閒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手持藜杖,漫步于自然之中,醉酒之后,头戴葛巾,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綵服更看娱白发,洛园睢社碧江春”表达了对苏亲家叔郊六十一年华初度的祝福,希望他能如同洛园、睢社的春色一般,年华虽老,但内心依然充满活力与喜悦。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