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全文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

出处:《宿新安村步
唐 · 朱景玄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
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

拼音版原文

hánliúzhǎngqiǎnshāyuèmíngkōngzhǔbiànhuā

rénǒu宿cūnxiàyǒngwénzhēnliǎngjiā

注释

淅淅:形容水流声或风声。
寒流:寒冷的水流。
涨:上涨,此处指水位上升。
浅沙:浅浅的沙滩。
月明:月光明亮。
空渚:空旷的水中小洲。
芦花:芦苇开的花,白色,此处形容月光下的美景。
离人:离开家乡的人,游子。
偶宿:偶然住宿,临时过夜。
孤村:孤独、偏远的小村庄。
永夜:漫长的夜晚。
闻砧:听到捣衣声,砧为捣衣石,古时妇女常在夜间捣衣。
一两家:少数几户人家。

翻译

冷冷的流水上涨浸湿了浅浅的沙滩,月光下明亮的水边到处是芦苇的白花。
离家的人偶然住在孤零零的村庄里,长夜里听到一两户人家传来捣衣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孤寂的夜晚情境。"淅淅寒流涨浅沙",通过水流的声音和河水的泛滥,传达出秋天的萧瑟气息和自然界的冷清。"月明空渚遍芦花"则以明月为背景,渲染了芦花随风摇曳的孤寂景象。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了一个孤村作为暂宿之地,这从"离人偶宿孤村下"可以感受得到。这里的"偶宿"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临时的决定,同时也强化了旅人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永夜闻砧一两家",通过远处传来的砧声,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砧声在古代往往是夜里警示时刻的声音,这里的"一两家"则可能暗指夜已深迟,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却无法入睡,只能独自聆听着外界的微小声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夜晚声响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以及面对秋夜的无奈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