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
出处:《野中吟》
明 · 贝琼
野中古墓何累累,子孙已绝傍人悲。
送车百两喧鼓吹,却忆出祖东门时。
墓前青青春草没,墓下纵横狐兔穴。
昔年已见野人耕,今年复见邻人发。
千年髑髅出黄土,翁仲无言泣寒雨。
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
送车百两喧鼓吹,却忆出祖东门时。
墓前青青春草没,墓下纵横狐兔穴。
昔年已见野人耕,今年复见邻人发。
千年髑髅出黄土,翁仲无言泣寒雨。
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
鉴赏
这首《野中吟》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通过描绘荒冢与自然界的变迁,展现了对历史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首句“野中古墓何累累”,以“累累”形容古墓之多,暗示这片土地上曾有过众多生命的存在,如今只剩下荒冢作为其痕迹。接着“子孙已绝傍人悲”,点明这些古墓的主人及其后代均已不在人世,引发旁观者的哀伤之情。
“送车百两喧鼓吹,却忆出祖东门时”,描述了古人去世时的隆重葬礼,百辆车队的喧嚣与鼓乐声,与后文墓地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想起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家族的繁盛。
“墓前青青春草没,墓下纵横狐兔穴”,墓地被青草覆盖,狐兔在其中穿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有自然界的生物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昔年已见野人耕,今年复见邻人发”,从“野人耕”到“邻人发”,时间的推移使得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更迭,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千年髑髅出黄土,翁仲无言泣寒雨”,千年之后,骷髅从黄土中显露,翁仲(古代墓前的石像)虽无言,但似乎在寒雨中默默哭泣,表达对逝去岁月的哀悼。
最后,“何时故物总成灰,犹有玉钗留半股”,无论是珍贵的玉钗还是普通的物品,最终都将化为尘埃,唯有记忆中的美好与哀愁留存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古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