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儒生无爱憎,但喜蔬蓏实全文

儒生无爱憎,但喜蔬蓏实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
西村雨绵绵,东村犹出日。
共称西人良,或是穷可恤。
谁知所雨粟,尽入东村室。
儒生无爱憎,但喜蔬蓏实
通年一饱厨,犹在兔园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中一场祈雨仪式后的情形。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两个村庄的不同命运。"西村送龙归"暗示了西村的祈雨仪式结束,可能因为雨未至而显得失落;"东村请龙出"则预示东村还在期待雨水的到来。接着,诗人描述了雨势在两村的不同表现:西村雨连绵不断,而东村却依然能看到太阳。

村民们对西村人的评价是"共称西人良,或是穷可恤",认为他们虽然贫穷但仍值得同情。然而,雨水的分配并不公平,"谁知所雨粟,尽入东村室",意味着东村得到了丰收。这揭示了社会不公,富者得利,贫者受困。

诗人对于这种情况表达了淡淡的讽刺和无奈,"儒生无爱憎,但喜蔬蓏实",指出读书人虽无偏见,但还是更关注自家的收获,哪怕只是简单的蔬菜瓜果。最后两句"通年一饱厨,犹在兔园帙",暗指他们一年到头的温饱仅来自田间的简单生活,生活状态如同兔子园中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也自给自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祈雨事件,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的朴素态度,寓言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