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
出处:《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
宋 · 陆游
长谣为子说天涯,四坐听歌且勿哗。
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
此身长是沧浪客,何日能为饱暖家。
坐忆故人空有梦,尺书不敢到京华。
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
此身长是沧浪客,何日能为饱暖家。
坐忆故人空有梦,尺书不敢到京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谣:长篇叙事诗。子:你。
天涯:极远的地方。
四坐:周围的人们。
且勿哗:请安静。
蛮俗:边远地区的风俗。
杀人供鬼祭:以杀人作为对神灵的祭祀。
败舟:破损的船只。
触石:撞上石头。
委江沙:沉入江中。
沧浪客:形容四处漂泊的人。
饱暖家:安居乐业的家庭。
坐忆:坐着回忆。
故人:老朋友。
尺书:短笺,古代常用尺来衡量纸张大小。
不敢:不敢轻易。
京华:京都,繁华之地。
翻译
我为你唱一首长长的歌,四周的人们静听不要喧哗。蛮荒之地的习俗,杀人献祭给鬼神,破船撞上石头沉入江沙。
我长久以来都是漂泊的旅人,何时才能有个安稳的家。
坐着回忆旧友只能做梦想,寄出的信不敢送到繁华的京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通过醉中回忆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漂泊之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首句“长谣为子说天涯”以长歌的形式传达了诗人远在他乡的心境,接下来的“四坐听歌且勿哗”暗示了诗人在宴席上借歌声寄托情感,希望众人倾听但保持安静。
“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描绘了异域的风俗,暗含对故乡文明的怀念,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人生际遇,如同破船触礁,只能任凭命运摆布。“此身长是沧浪客,何日能为饱暖家”表达了诗人身为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家庭温饱的深深向往。
最后两句“坐忆故人空有梦,尺书不敢到京华”直接抒发了对在京都的朋友的思念,却因现实所限,只能在梦中相见,而不敢贸然寄出书信,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的羁旅之愁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