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全文

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
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天犹办入先天。
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题为《龟山之孙杨子顺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迹过从年馀辞归乡赋诗送行(其一)》。诗中,诗人通过对杨子顺的赞赏,表达了对他的才学和人品的肯定。"谁续寂寥洙泗弦"暗示杨子顺在学术上继承了儒家传统,如洙泗之学;"濂溪一转至伊川"则提及他从濂溪(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发展到伊川(程颐)的哲学体系。"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进一步强调杨子顺在学术传承中的地位,是洛学(程朱理学)的重要传人。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天犹办入先天"赞扬杨子顺的学术见解已经深入融合,既有后天实践的智慧,又通达先天理论的精要。"十年二广参皆遍"表明杨子顺广博的学识和长期的游历经历。最后,诗人鼓励杨子顺不要因琐碎的分歧而忽视整体的智慧,"不以支离易混全"表达了对保持学术完整性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赞扬和寄语,展现了诗人对杨子顺的深厚友谊和对其学术成就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