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任城北行三百里,官树如云夹河水全文

任城北行三百里,官树如云夹河水

出处:《荆门曲
元末明初 · 王祎
任城北行三百里,官树如云夹河水
树深水浅船行迟,五日才到荆门西。
荆门津吏不开闸,前船后船似鳞压。
名驱利逼贪涂程,落月在地登车行。

鉴赏

这首《荆门曲》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诗人王祎沿长江北行至荆门的旅途情景。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现象。

首句“任城北行三百里,官树如云夹河水”,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从任城出发,北行三百里的壮阔景象。沿途官道两旁,树木繁茂,如同云雾般环绕着江水,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自然氛围。

接着,“树深水浅船行迟,五日才到荆门西”两句,细腻地刻画了船只在深密的树林和浅浅的江水中缓缓前行的情景,以及整个行程所需的时间。这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

“荆门津吏不开闸,前船后船似鳞压”描绘了到达荆门时的场景,津吏不开启闸门,使得船只紧密相连,仿佛鱼鳞一般排列,形象地展示了水运交通的繁忙与紧张。

最后,“名驱利逼贪涂程,落月在地登车行”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名利的驱动下,人们匆匆赶路,连月亮落下之时都顾不上欣赏,直接上车继续行程。这一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忙于奔波、忽视自然与生活之美的现实。

整体而言,《荆门曲》通过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又深刻反映了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忙碌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