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促装趋北阙,元正端的拜三公
出处:《庆侍郎 其四》
宋 · 赵孟僖
渭川此际载非熊,紫诏行颁玉殿东。
正好促装趋北阙,元正端的拜三公。
正好促装趋北阙,元正端的拜三公。
注释
渭川:指渭水流域,古代被视为吉祥之地,常有贤人出没。非熊:古代传说中象征圣君出世的瑞兽,这里比喻贤能之士。
紫诏:皇帝的紫色诏书,表示重要命令。
玉殿:宫殿的美称,代指皇宫。
东:方位词,可能指皇宫东侧。
正好:恰逢其时。
促装:整理行装,准备出发。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借指朝廷。
元正:农历正月初一,新年。
端的:确实,必定。
拜三公:古代官职,指太尉、司徒、司空,为国家高级官员。
翻译
此刻在渭川之地,期待着非熊出现,紫色的圣旨从东边的玉殿颁布而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僖的《庆侍郎(其四)》,主要描绘了渭川之地发生的一幕,暗示着某种吉祥之事即将来临。"渭川此际载非熊",这里的"非熊"通常象征着贤臣或圣主的出现,暗示侍郎将有非凡的机遇。"紫诏行颁玉殿东",意味着皇帝的紫色诏书在宫殿东边颁布,显示出对侍郎的重视和恩宠。
"正好促装趋北阙","促装"表示准备行装,"北阙"代指朝廷,表达了侍郎迫不及待地想要接受这一重要任命,表现出他的积极和期待。"元正端的拜三公","元正"指正月初一,"拜三公"则是晋升至高级官职,预示着侍郎将在新的一年中获得显赫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侍郎仕途顺利、地位提升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朝廷人事变动的关注和对友人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