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旗风翻壮荆符,獐鹿无鬼夫何辜
出处:《为包与直题太一真人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太一真人庞眉须,不知所持何代书。
既不学昴星,降精下辅隆准公。
又不学傅说,请帝通梦寐左右。
商王陈范谟,眇然一叶莲花荂。
清秋风吹落泥涂,红凋粉瘵不可扶。
君何为乎以为桴,荡漾九河凌五湖。
誇耀水伯惊天吴,坐令文成五利之辈假借神圣欺庸愚。
灵旗风翻壮荆符,獐鹿无鬼夫何辜。
汉宫天禄连石渠,金釭衔璧丽绮疏。
青藜有燄如美蕖,何不分饷依光夜绩之徐吾?高堂耽耽县画图,作歌一笑骇里闾。
既不学昴星,降精下辅隆准公。
又不学傅说,请帝通梦寐左右。
商王陈范谟,眇然一叶莲花荂。
清秋风吹落泥涂,红凋粉瘵不可扶。
君何为乎以为桴,荡漾九河凌五湖。
誇耀水伯惊天吴,坐令文成五利之辈假借神圣欺庸愚。
灵旗风翻壮荆符,獐鹿无鬼夫何辜。
汉宫天禄连石渠,金釭衔璧丽绮疏。
青藜有燄如美蕖,何不分饷依光夜绩之徐吾?高堂耽耽县画图,作歌一笑骇里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太一真人的形象,他有着长眉和胡须,手持一本未知时代的书籍。诗人并未提及真人是否像昴星那样传授知识,或是像傅说那样通过梦境影响决策,而是暗示他可能有神秘的能力。太一真人以商王陈范的形象出现,象征着他的智慧如同莲花般洁净,但他的名声在清秋时分却如同落叶凋零,被误解和夸大。
诗人质疑为何真人要用舟楫(桴)来比喻自己的行动,似乎在批评其行为过于张扬,甚至让一些人利用他的名义欺骗世人。接着,诗人提到“灵旗”和“壮荆符”,暗示太一真人与神秘力量有关,而无辜的獐鹿却被牵扯其中。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太一真人身处汉宫的尊贵之地,他的智慧光芒却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反而被浪费在了装饰华丽的环境中。
最后,诗人讽刺地表示,如果太一真人的智慧能像青藜燃烧的美蕖一样照亮他人,那么他应该分享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仅仅供人欣赏。整首诗以对太一真人形象的描绘和对其智慧运用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